可以看看,农药如何检测冻融稳定性?

2023-02-01 | 新闻资讯 作者:小编

在农药检测项目中,冻融稳定性主要指农药成囊制剂经受冻结和融化交替变化时的稳定性。之所以要检测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成囊制剂在温度变化时囊的完整性,也就是要使其有效成分得以稳定释放。此外,一些农药成囊制剂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微囊配方的冻结可能会通过结晶或其他机制导致微囊失效,其结果是配方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将活性成分释放到水介质中。因此成囊制剂是否具有抵御反复的结冻和融化过程的能力,是检测这类制剂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农药


一、国内标准规定情况

在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NY/T 2989-2016 《农药登记产品规格制定规范》里,明确要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冻融稳定性试验,储后游离有效成分含量、酸碱度或 pH 范围、湿筛试验、自发分散性、悬浮率、倾倒性等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微囊悬浮-水乳剂、微囊悬浮-悬乳剂也要进行冻融稳定性试验,储后游离有效成分含量、酸碱度或pH 范围、湿筛试验、分散稳定性、倾倒性等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该标准对冻融稳定性进行了要求,但冻融稳定性具体测定方法并没有做规定。


二、国外标准要求情况

国外方面,对微囊悬浮剂(CS,7.33.5.1)和微囊悬浮-悬浮剂(ZC,7.42.5.1)中冻融稳定性规定:经过 18 h 冻结(-10℃)和 6 h 融化(20℃)过程 4 个循环后,进行酸碱度或 pH 值、倾倒性、自发分散性、悬浮率、湿筛试验以及游离有效成分含量(允许有一定的增加)测定;同时,对微囊悬浮-水乳剂(ZW,7.43.5.1)和微囊悬浮-悬乳剂(ZE,7.44.5.1)中冻融稳定性规定:经过 18 h 冻结(-10℃)和 6 h 融化(20℃)过程 4 个循环后,进行酸碱度或 pH值、倾倒性、分散稳定性、湿筛试验以及游离有效成分含量(允许有一定的增加)测定。


WHO 规格 463/CS(2003)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缓释微囊悬浮剂中冻融稳定性如何进行以及冻融试验后测定的试验项目进行了规定。


三、农药冻融稳定性测定方法推荐

1.试验条件的选择

由于农药冻融稳定性测定方法主要是考察冻融容器(具塞磨口玻璃瓶或商品原包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所以试验条件应该考察冻结温度(-20℃、-15℃或-10℃)、融化温度(30℃、25℃或20℃)、冻结时间(16 h、20 h或18 h)、融化时间(4h、8 h或6 h)、循环次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冻融后测定项目应该按 NY/T 2989  中的规定进行。


2.试验大体步骤

将试样置于具塞磨口玻璃瓶中,在-10 ℃±2 ℃保持18 h,再升温至20 ℃±2 ℃保持6 h,如此往复4个循环,取出,恢复至室温。按相应方法完成游离有效成分含量等规定项目的测定。这里,我们也可直接使用商品原包装进行冻融试验。



农药冻融稳定性是农药微囊制剂产品检测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农药冻融稳定性测定方法的情况,并且文章中推荐的方法方便、快捷,适合于工业控制分析。相信该方法有效推广以后,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且能够促进农药企业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将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CUSTOMER

更多推荐